查看原文
其他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羊城晚报》就语保采访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甘于恩主任【转发】

羊城晚报· 陈亮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自2015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据了解,语保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语保工程一期建设在2019年收官。为进一步调动语言文字战线积极性,为语言文字工作营造积极奋发、干事创业的氛围,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展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评选表彰工作。
近日,评选表彰结果出炉,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获得先进集体,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教授甘于恩等获先进个人。
目前广东的基本语情是怎样的?广东语言资源保护有哪些策略与措施?获奖个人做了哪些相关工作?未来有哪些课题需要拓展?羊城晚报记者日前对获奖者甘于恩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甘于恩


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兼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首席专家。学术杂志《南方语言学》主编、《羊城晚报》特约作者。

广东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持续取得成果


羊城晚报记者:获得教育部评选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您有什么心得?


甘于恩:我觉得这次评选我为语言资源保护的先进个人,与其是说对我个人的肯定,不如说是对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这个集体的肯定。多年来,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一直遵循着“语言研究与语言应用”并举的宗旨,既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研究,又重视语言的社会应用,特别是粤闽客三大方言的传承与应用,得到社会的赞誉。


我作为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的主任,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广东省还有很多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为摸清广东省的语言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


羊城晚报记者:广东目前对语言资源的保护情况是怎样的?


甘于恩:2017年我在《学术研究》第3期上发表了论文《广东语言资源保护:策略与措施》,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对广东语言资源保护的看法,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关于广东省的基本语情,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基本面:

(一)三大方言影响面广,扩张力强,国际影响大;

(二)少数民族语言极度濒危;

(三)小方言多数无人问津,需要开展调研;

(四)语言生活研究处于薄弱状态,影响语言政策的制订。


经过数十年几代语言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广东省的语言调查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出版了诸多有影响力的论著。在语言传承和保护方面,尤其是国家启动了“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之后情况有所改善。当然,相比其他先进省份而言,广东省还有一些不足与短板。


甘于恩2019年5月在厦门大学做学术讲座


制定近、中、远期规划很有必要
借助社会力量扩大影响

羊城晚报记者: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和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广东语言资源?
甘于恩:我认为需要采取有力的策略和措施,以回应社会对语言研究的要求。

在语言资源保护的策略方面,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有关主管部门要就语言资源保护提出具有战略性的近、中、远期规划
有关主管部门要在咨询、依靠语言学者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战略性的近、中、远期规划。近、中、远期规划对于广东语言资源的保护非常必要,可以让有关方面和专业人士知晓哪些工作为当务之急,哪些事务今后需要谋划,分清轻重缓急。必要时可以召开全省的语言资源研讨会或座谈会,制订这方面的规划,改变随意而为的局面。
二、要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对流态势,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和抢救语言资源
改变目前以政府主导为主的格局,突破“政府+学者模式”的局限,引导社会力量介入语言资源保护。要提倡3个“并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学术保护与社会保护并行,语言研究与语言应用并行。
三、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拓展语言资源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新媒体的影响力巨大,善于治学的学者还要学会面对、利用新媒体力量。
四、从使用人群入手,根本上改善语言资源“断流”的现象
语言资源保护,最重要的还是语言的使用,语言使用的人越多,说明这种语言的活力越强,反之亦然。如果一种语言无人使用,那就算记录、保存得再完善,也无济于事;如果一种语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那说明语言之河无“断流”之虞,即使一时的调查研究有缺陷,也可以慢慢弥补,通过努力来完善。
所以,不要轻易地指责某些业余的语保人士工作不到位,而要告诉他们比较科学的方法,尽力扩大语言资源保护的队伍。


甘于恩2019年12月出席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的第7届海外汉语方言研讨会


着力提升语言活力
发动全国志愿者参与推广

羊城晚报记者:您和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做了哪些工作来保护语言资源?

甘于恩:谈到语言资源保护的若干措施,我提出了语言资源保护的“四化”:固化、数据化、活化和现代化。其中语言资源的活化,也就是提升语言的活力尤为重要,具体而言是提升后代的母语能力和学习者的使用能力,拓展语言的使用范围。
方言研究中心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比如与广州图书馆合办“公益粤语培训班”,开设“知粤讲堂”,与广西贺州学院在贺州各地建立“乡土文化与乡音传承基地”,未来还有更多的基地将在各地设立。

我在2009年底接任方言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精力放在了地理语言学,这些年承担了《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这2项国家项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投入人力修改地图集,争取早日出版。
同时,作为广东省的首席专家,我对广东省的方言研究从宏观上提出一些建议,还要把广东省语言资源集的编纂任务落实好,尽快出版若干有分量的专著。另外,要加紧培养后备力量,使年轻学者迅速成长,早日接班。
羊城晚报记者: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坚持精心运营“语言资源快讯”微信公众号,它对语言资源保护起到了什么作用?

甘于恩:语言资源快讯是方言研究中心的对外公众号,它的主要目的是提倡母语保护,发动志愿者采集各地的自然语料,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参与到语言资源保护的行列中,因此,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志愿性的公众号。

从2017年开始,“语言资源快讯”就坚持日更的制度,每日推送3-4条推文,有时甚至达到5条,如果没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热情参与,这样大的推送量和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迄今为止,中心已经在全国招募了12批志愿者,人数超过400人,其中有近200人参与到公众号的编辑以及线下的母语推广中,影响越来越大了。

从2016年10月6日发第一篇推文起到今天,“语言资源快讯”已经走过3年又5个月的历程,粉丝也变成了现在的近3万。“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是公众号的口号,我们一直秉持雅俗共赏的理念,坚持正确的语言导向观,不媚俗、不急于求成,默默耕耘,成长为国内少有的以采集语言资源为主的公众号。


甘于恩在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广东语言应用前景广阔
掌握方言能促进普通话学习


羊城晚报记者:广东的语言资源保护方面,未来还有哪些课题可以拓展?

甘于恩:广东语言资源丰富,语言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广东省的语言资源保护和语言应用还有诸多课题亟需拓展。
例如,粤语在华南地区和海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粤语培训需求旺盛,其间的市场潜力便相当可观;
以粤语为载体的文化产品(粤语电影、粤语电视剧、粤语动漫、粤语歌曲等)在海内外颇有市场,这就牵涉到如何恰当地运用粤语的问题,包括粤语翻译、粤语配音、粤语文字标注等;
在语言康复方面,粤语失语症的治疗必须有粤语研究成果的介入;
在通讯方面,方言语音输入法还不成熟,方言与文字的自动转换更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利用方言研究成果协助刑侦学、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工作,也是语言应用的重要课题。


甘于恩在调查方言中

羊城晚报记者:您熟练掌握多种方言,可否介绍一下您学习方言的经历和方法?

甘于恩:我的父母是福州人,家庭语言是福州话,但因为我出生在闽南,所以也会说闽南话(晋江);
粤语是来暨大读研时学的,因为要下乡调查,所以逼着自己要掌握,而且上世纪80年代到处都是讲粤语的,拥有学习粤语的语言环境;
客家话则是2005年以后学习的,几乎每年都招了客家研究生,加上下去田野调查接触多了,慢慢培养了语感,客家话也相对粤语、闽语好学;
至于潮汕话,由于跟闽南话很接近,掌握了对应规律,听是没问题的,还会简单的对话;
另外,我太太是上海人,所以上海话我也听得懂,会简单的对话。

我的方法就是多听、多说、多学习,敢于开口,不要害羞,还要善于找寻语言学上的规律。

我觉得社会上对方言有误解,认为学了方言会对学习普通话造成干扰,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掌握的语言越多,对学习新的语言越有好处,因为学习者的语言坐标多,感性认知也多,往往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普通话的音系比起南方方言简单多了,掌握了南方方言,到了学校,普通话没有理由学不会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图/甘于恩



往期精彩

快讯 | 甘于恩获教育部表彰

会议 | 甘于恩:小议新时期条件下的海外语言资源及其研究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
本期编辑:温海怡 罗兰姣
本期审读:区淑研
责任编辑:章 策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